石門的標誌正好顯示了這次阿德到石門要去的二個地點,石門洞和富貴角燈塔。
石門最有名的石門洞,石門洞是經過百萬年時間而形成的天然奇景,正確學名是—-海蝕洞。
石門洞的左右二邊都有階梯可以走上去,因為天氣太熱,阿德只路過拍照就走了。
因屬於遊憩區有設立告示牌關於使用須知、管理辦法等,不過一般人即使不看也會遵守這些須知。
反而是這面有關人身安全的牌子也太小有吧,看起來還不像石門區公所立的,倒像是一般熱心的民眾做的。
石門洞的右邊有一條被林投包圍的小路。
穿過後有一片草地,應該很適合露營。
還有一處可供休息的地方,只是這麼熱的天氣,實在也沒辦法在這久待。
此時路邊停放一輛轎車,阿德很好奇雨刷夾了一張紙條—-罰單,還是不要隨便臨停,這裏可是重點取締區。
再往右邊走一點就有一個平台。
從這可以看到石門洞的拱橋,串起二座海蝕平台。
當退潮時水泥路就出現。
這裏的沙是由許多碎貝殼及珊瑚碎屑堆積而成,也是北海岸唯一的貝殼沙灘。
唯一可以遮陽的地方。
遮陽旁可以沖腳還有廁所。
只是這水並非免費而是要投幣的。
遠遠的就看見燈塔。
原來是富貴角燈塔,還是交通部的。
黑白相間的燈塔,下次會去看另一座黑白相間的芳苑燈塔。
不遠處有一個圓球狀建物。
燈塔旁也可以遠眺台灣海峽。
一般遊客都可以走步道到達富貴角燈塔。
吹吹海風就到了。
一大片的小菊花,為何有到澎湖的感覺。
正好有攝影愛好者在拍照。
富貴角燈塔還是極北,真是長知識。
涼亭已經碊破圍起警戒線。
燈塔的坡道停著一台車,阿德很納悶要從那裏開進來。